赢在海外,打响桥头堡战役
2025.05

——2025年精工海外业务赋能实训

精工商学院简报 | 2025年第3期


战略赋能全球布局,实战引领海外增长,由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由精工商学院等协办的60期·《向世界一流企业学管理》实训营——《打响桥头堡战役,海外市场的突破策略》在会稽山黄酒研究院二楼培训室圆满收官。本次活动汇聚精工控股、精工钢构、精工科技、会稽山3+1公司范围内近百名海外业务骨干、外部企业创始人、总经理、高管学员以及企业家协会会长等共计四十余人,通过“参访+课程+实战”三维赋能模式,深度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路径,助力企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协同”新阶段。

17544586707811142Lgp.png



1754458413984497sixS.png

实训营外部企业学员走进精工钢构集团展示厅,实地探访其海外标杆项目成果。作为中国钢结构行业龙头企业,精工钢构通过卢赛尔体育场、沙特国王塔等国际标杆项目,令学员沉浸式感受“借船出海”模式下精工钢构在建筑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17544584284643510HqO.png


左起:精工控股集团副总裁兼运营发展中心总监吴昊、精工国际总经理助理兼运营交付中心总监曾亮、建信佳人总经理助理兼先进循环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姜龙春


在精工钢构集团行政楼四楼培训室开展的出海经验分享交流会更让参会人员震撼。精工控股集团副总裁兼运营发展中心总监吴昊分享的《乘势而上,破局出海——精工全球化战略的实践与展望》从战略高度解析精工全球化布局的顶层设计与未来蓝图;精工国际总经理助理兼运营交付中心总监曾亮从项目运营视角,剖析国际市场的开拓经验;建信佳人总经理助理兼先进循环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姜龙春分享佳人新材料产品及出海商业模式,带学员走进新材料领域,揭秘精工绿色循环经济的出海路径。


一场“兰亭雅宴”更是让学员们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黄酒文化盛宴”。这场以黄酒文化为载体的沉浸式研修,不仅还原了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千年风雅,还在文化互动中自然融入精工品牌故事与技术优势。


当文化体验转化为商业语言,就是我们赋能全球合作伙伴的价值起点,代表着精工商学院在探索“培训赋能商业”的道路上又迈出关键一步。当黄酒的醇香飘向世界,精工的品牌故事也正以更生动的方式,写入全球市场的认知之中。


image.png


图片11.png

陈攀峰 | 华为公司原智利副代表、欧洲行政管理部部长

畅销书《华为全球化》作者                

                

全球化业务实战专家陈攀峰老师担纲主讲,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海外市场、竞争与客户洞察”、“如何快速实现海外市场 0-1突破”三大维度,系统性输出全球化破局方法论。


课上,陈老师深度拆解华为全球化五大阶段与十五大经验,提炼“本地化经营”“铁三角销售体系”等关键策略,通过“新丝绸之路”品牌计划(邀请海外客户参观中国总部与技术中心)成功扭转认知,其B2B与B2C双轨战略为学员提供了差异化竞争范本;同时他剖析了新能源汽车、光伏能源、消费电子、无人机、汽车零部件和零售等六大行业出海机遇,明确“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方向,重点运用“机动战、协同战、阵地战”三维突破法,结合PESTEL模型与波特五力分析,赋能学员从0到1的破局方法论以及制定个性化出海方案。


1754458525671808Pl1R.png


本次实训营以“知、学、行、变”为核心理念,整合精工内部专家经验与外部智库资源,为企业提供从“单兵作战”到“体系化出海”的全链路方法论,搭建跨企业间协作平台,助力精工在全球市场构筑竞争壁垒。正如学员感言:“这次学习不仅是一次海外知识的升级赋能,更是我们全球化生态构建的全新起点。”

image.png

课程采用“案例共创+分组竞赛”模式,让学员直面海外业务痛点,带着深度思考(在当前海外市场业务中遇到的最大挑战/难点/痛点是什么?希望通过海外专题培训推动解决哪些问题?)进入课堂,并融合案例研讨、工具应用输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或思路。课后作业更推动知识向行动转化,以下选取了是几位优秀学员结合了知识点链接、业务深度思考以及工作层面的应用想法,结合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与所学的知识得出的心得。


学员汤浩军:华为的全球化实践揭示了三大核心策略:一是以技术深耕构建壁垒(如5G专利),用研发投入打造硬实力;二是精准市场分层(高端立标杆、中低端扩份额),实现差异化突破;三是深度本土化(本地团队+社区参与),通过信任建立长期纽带。成功关键在于兼顾技术创新与本地化运营,在坚守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灵活适应市场

                                                                      

学员喻梁梁华为全球化经验为佳人新材料提供三大破局策略:1)"压强原则"聚焦利基市场(如欧盟时尚产业区),通过本地化合作打造示范案例;2)构建"价值同盟",联合国际品牌、认证机构形成产业链生态;3)建立敏捷机制,采用"铁三角"模式和MVP快速迭代。核心在于:资源聚焦、生态协同、快速响应,实现从0到1的海外突破。

                                                                     

学员袁磊:华为全球化经验揭示:成功出海需"边干边学"的实践精神,通过"压强原则"聚焦关键市场,并重视管理体系变革(如引入IBM)。国际化人才建设采取"中方外派+本地招聘"模式,赋予一线决策权。核心启示在于:企业需行动先于完美准备,个人应主动提升跨文化能力,以开放心态拥抱变革,共同构建全球化竞争力。

                                                                    

学员丁俊杰:陈攀峰老师的课程揭示了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精髓:战略上坚持长期价值(如华为的压强原则、苹果的极简主义),组织上平衡敏捷与效率(如华为铁三角、腾讯小团队模式),创新上推动颠覆式突破(如特斯拉、大疆),文化上以价值观驱动行动(如京瓷利他哲学、华为奋斗者文化)。核心在于将制度、机制与文化结合,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打造“自进化”组织,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学员王吉宁(浙江零跑)本次出海国际业务培训让我系统掌握了跨文化沟通、客户关系管理和海外团队搭建三大核心能力。在文化差异方面,我学会了将文化敏感性转化为业务优势,如尊重阿拉伯客户的宗教习俗、适应德国市场的效率导向。客户关系管理上,我认识到需从交易思维转向长期共赢,通过精细化服务和定期反馈提升复购率。团队建设则强调本土化与协同性并重,这些认知将指导我在实践中优化国际业务策略,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学员丁炜琦(汉德车桥)潍柴动力通过"技术并购+自主创新+全球运营"战略实现国际化突破:精准并购德国凯傲等企业获取核心技术,实现100%整合成功率;持续突破发动机热效率至53.09%,布局新能源"三电"系统;创新全球CEO会议机制,打造跨文化管理团队;通过汉诺威车展等国际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这一系列举措使其从本土企业成长为年收入 的全球巨头,为中国制造企业全球化提供了"补短板、强主业"的战略范本。